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3章 正常的垂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平突然提议道:
    nbsp“我之前跟王杰聊过,他跟雷志兴一样也是机械出身,而且硕士阶段就研究过回转机械设备的故障特征问题,只是之前没接触过高维数据降维这种理论概念,上手应该还是挺快的。”
    nbsp“这个么……”
    nbsp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nbsp“我回去以后征求一下他的看法吧,咱们在研究领域这块还是要参考学生本人的意见。”
    nbsp“实在不行,我过几个月还计划招一批博后和研究员,反正技术在咱们手里,人手的问题总有解决办法。”
    nbsp“也好……”
    nbsp雷志兴点了点头:
    nbsp“反正造船的事情,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看到进度。”
    nbsp“那林总,你们就继续按照原来的时间表推进项目,等到军舰舾装的时候,我们再跟舰面作业同步解决动力系统的问题?”
    nbsp常浩南看向旁边的林青。
    nbsp“可以。”
    nbsp既然不会影响到项目本身的进度,后者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nbsp……
    nbsp在参观过整舰建造情况之后,考虑到时间还早,所以吴文涛和林青又带着常浩南去设备仓库,看了一圈已经送到货的3K95舰空导弹系统。
    nbsp也就是海基的道尔。
    nbsp只不过,这套东西的外形却跟常浩南印象里的有些不同……
    nbsp“我记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常浩南抬头看着眼前的4组发射箱,一脸惊讶地问道:
    nbsp“这3K95的发射装置,应该是8发弹呈圆柱形排列的来着?”
    nbsp“对,原版是这样。”
    nbsp林青点了点头:
    nbsp“8发弹,跟左轮手枪的弹巢差不多,但只有一个发射口,下面还有个旋转机构。”
    nbsp“但我们想破头也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这种奇怪的发射方式,既不省空间、也不省成本,还凭空增加了系统复杂度。”
    nbsp这边刚吐槽完,旁边的刘工程师又补了一句:
    nbsp“而且,陆基9K330其实已经有了一套技术成熟的8联装发射箱,但即便是这样,苏联人还是给他们的海军设计了……那么个玩意。”
    nbsp实际上,常浩南很久以前倒是听过相关分析,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奇特的设计思路,是因为苏式海基垂发,无论3K95还是远程的S300F,都是直接替代更早年间单/双臂发射架的产物。
    nbsp相当于直接把发射架给藏在甲板下面,以防高海况对导弹和发射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nbsp在这个思路下,8发弹共用一个发射口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想法——
    nbsp现代级上面的9K90单臂发射架,那可是24发备弹才有一个发射位置。
    nbsp只是后来的人们已经见识过了宙斯盾那种垂发,再回过头来看,当然觉得哪哪都奇怪。
    nbsp“所以你们直接弄过来了四套陆基道尔的垂发装置?”
    nbsp常浩南看着这四个长方体的金属箱子,发现好像确实跟9K330的那个有点像。
    nbsp“倒也不直接是陆军的。”
    nbsp林青解释道:
    nbsp“其实俄国人自己也觉得那个转轮发射机构非常奇怪,所以早就设计过这种8联装的垂发,只不过后来他们一直没有新船下水,所以没地方装。”
    nbsp“我们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把这套东西顺便跟几个营的9K330,还有些相关的技术资料一并给打包回来了……”
    nbsp“就算以后054换了体积更大,可以发射中程甚至远程导弹的国产垂发,这种体积比较小的近防系统也肯定有用武之地。”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853章 正常的垂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