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0章 灵活的胖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日复一日,飞行员和塔台的对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平淡到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无聊。
    nbsp但对于这里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宁肯整个职业生涯都能这样无聊下去。
    nbsp毕竟,试飞工作如果刺激起来,一般不会是什么好事……
    nbsp站在塔台的角度,常浩南可以看到,跑道侧面被画上了一条条等距的横线,应该是为了直观看出飞机的起飞或着陆距离。
    nbsp站在窗前的一排人几乎不约而同地紧盯着1121号机的后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在刚过第六条线的时候,飞机轻盈离地。
    nbsp“好!”
    nbsp何明一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在空中挥了一下拳头。
    nbsp“这一条线是50米?”
    nbsp常浩南大概有了猜测。
    nbsp新机体的结构重量本来就低,再加上换掉了原来那个尺寸惊天动地的n001雷达,因此实际下线的歼11b空重相比老型号轻了足足800kg之多。
    nbsp哪怕是双发重型战斗机的体量,这也不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nbsp因此,起飞距离相比于只是换发的歼11ws验证机必定会有一个提高。
    nbsp“没错。”
    nbsp何明点点头。
    nbsp而这个时候,离地的1121号机已经开始了近乎垂直的爬升。
    nbsp当然,垂直爬升这个动作本身,哪怕是老苏27sk也能完成。
    nbsp但是。
    nbsp这架飞机从接近水平到机头垂直向上的过程,却异常迅猛。
    nbsp甚至让常浩南有了点当时看歼10首飞的感觉。
    nbsp要知道,后者是一架鸭式布局的飞机,先天具备抬头力矩。
    nbsp而常规结构的歼11要想实现抬头,本质上是需要像跷跷板一样,让负升力把水平尾翼往下压。
    nbsp考虑到总升力的问题,这个效率一般都会设计的比较保守。
    nbsp越大的飞机,这个情况就会越明显。
    nbsp这也是为什么像f15、苏27、f14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明明推重比更强,却依然会让人感觉有些笨重。
    nbsp因为机动性和敏捷性,本来就是两个层面的性能。
    nbsp而在用上了全新机体之后,敏捷性这个原本的最大短板,显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补强。
    nbsp就连座舱里面的付国祥,刚才都被那夸张的抬头速度给惊了一下。
    nbsp“有点意思……”
    nbsp他注视着眼前的高度表,一直到上面的数字显示为02500,然后才改平了飞机。
    nbsp大概20秒之后,负责伴飞的那架歼11as,也跟着爬升到了相同的位置。
    nbsp“准备执行试飞科目。”
    nbsp付国祥在无线电中报告道。
    nbsp按照试飞计划,最先进行的是十几项常规项目,主要测试飞机的基本飞行能力。
    nbsp不过,得益于歼11的超长航程,这个过程结束后并不需要马上返航。
    nbsp而是可以继续进行其它科目。
    nbsp当然,毕竟是结构大改之后的第一次飞行,不可能直接上特别高的强度。
    nbsp但其中有一项是付国祥很感兴趣的。
    nbsp……
    nbsp半小时后,完成一轮循环飞行的付国祥重新架机回到北陵机场上空。
    nbsp他把飞机完全改平,然后稍稍推动节流阀,把速度逐渐积累到950km/h的高亚音速状态。
    nbsp在最老型号的苏27sk上面,由于结构强度问题,整个跨音速段的飞行性能都会被飞控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nbsp而歼11am通过修改飞控,把产生限制的速度段精确到了两个50km的范围内。
    nbsp不过因为硬件没什么变化,所以总归还是有缺陷。
    nbsp但歼11b/苏27sm使用的二阶段升级机体,则计划从硬件上彻底消除这个隐患。
    nbsp确认速度达到测试标准之后,付国祥向右猛地一个带杆――
    nbsp熟悉的天旋地转感传来。
    nbsp飞机开始进行滚转。
    nbsp作为试飞员,付国祥即便在这种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绝对清醒。
    
    nbsp连续三圈滚转结束后,付国祥看向计时器。
    三圈,1080°。
    nbsp差不多140°/s的滚转率。
    nbsp很明显。
    nbsp升级,有效!
    喜欢。

第790章 灵活的胖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