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侧卫进化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按照目前计划的进度,等到春节之后,就能开始用双发涡扇10做飞行测试,把单发状态下做不了的包线都给完成掉。”
    nbsp“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今年下半年,两个型号的涡扇10就都能以小批量试制的形式向两个型号的三代机提供产品,不知道刘总这边,歼11的升级进度到哪一步了?”
    nbsp要是搁别人说,一台航空发动机从台架测试到小批量试制就用一年时间,肯定没人会当真。
    nbsp但这话既然出自常浩南之口,还是由不得大家不重视。
    nbsp因此坐在对面的刘高卓一脸正色地回答道:
    nbsp“我们跟苏霍伊那边的工程师一起,在蒙皮部分加大了复合材料使用量,减轻空重的同时,也把一部分重量分给结构件,再结合更加细致的飞控系统,基本算是解除了飞机在特定速度段内的过载使用限制。”
    nbsp“在机翼内侧增加了一组重载挂点,把挂架总量提高到了12个,不过这两个挂点的承载能力目前只有2000kg,仍然比不上位于机腹的两个无限制重量挂点……”
    nbsp“另外,就是通过动态调整飞行过程中的燃油使用顺序和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飞机重心的有效控制,顺便也在机头部分增加了燃油冷却系统的流量。”
    nbsp“这样虽然把机头有效直径从1000mm减少到了930mm,但是散热功率提高了将近200%,未来有充足的条件安装更高性能的平板缝隙天线,甚至电扫描天线雷达……”
    nbsp常浩南听着对方的介绍,心中对此颇为满意。
    nbsp刘高卓所说的改进方向,基本就是前世歼11b加上苏30mkk的结合体,算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集合了华夏和大毛两边优势的最优解。
    nbsp“那……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生产这个深度改进型号?”
    nbsp这次开口回答的是已经在112厂驻场近两年的姚梦娜:
    nbsp“就飞机本身来说,目前唯一的障碍就是新型机体后半部分的框架结构件从拼焊工艺变成了一体化锻压工艺,所以得等到7万吨模锻压机投产之后才能造出来。”
    nbsp“当然,那个项目也是你主抓的,所以效率应该不太成问题。”
    nbsp说到这里时,会议室里几乎所有的视线都在常浩南身上聚焦了一瞬——
    nbsp一个人,同时负责两个国家重点型号……
    nbsp总之就是很离谱。
    nbsp姚梦娜也趁机盯着常浩南瞅了一会,不过也很快就继续了刚才的回答:
    nbsp“不过根据黎明那边的生产计划,他们小批量试制的速度大概是每年1624台发动机,考虑到改方案之后的歼10必须用涡扇10才能推起来,所以能留给我们的配额肯定是不够。”
    nbsp“所以,考虑到目前日益紧张的军事斗争节奏,我们的想法是,等到模锻压机投产之后,就开始小批量生产经过完全升级、使用涡扇10发动机、全新机体、1493雷达、集中式飞行计算机和数字电传飞控的全新型号歼11b/歼11bs,产量取决于新发动机的供货量。”
    nbsp“同时,也再继续生产12个批次,也就是2448架只升级新雷达和半玻璃化座舱,其余部分保持不变的有限改进型号,目前暂定叫做歼11am和歼11asm,让空军能够尽快扩大三代机队,保证最近两三年的即战力。”
    nbsp“这样等个几年,到涡扇10的生产效率提高到足够供货的水平之后,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全面生产新改进型……”
    nbsp介绍完生产计划之后,姚梦娜重新抬起头看向常浩南,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
    nbsp“这个方案如何?”
    nbsp自然是非常好。
    nbsp常浩南在内心想到。
    nbsp就现有条件来说,这基本已经算是最稳妥的生产规划了。
    nbsp“模锻压机……我的计划是作为国庆献礼项目,到现在为止一切正常,所以……大概能在今年下半年投产。”
    nbsp这句话,算是给112厂这边喂了一颗定心丸。
    nbsp有限改进型毕竟只是权宜之计,真正能跟歼10争夺空军主力型号位置的,还得是正儿八经的歼11b。
    nbsp“至于涡扇10的生产效率……”
    nbsp这个问题,他也有些头疼。
    nbsp制约涡扇10生产速度的是热端三大部件——涡轮盘、涡轮叶片和燃烧室内壁。
    nbsp主要是为了提高主动冷却效率,采用了内部形状非常复杂的异型气膜孔。
    nbsp而电火花加工的理论速度上限基本也就是现在这样了,良品率低的吓人,单纯买新设备扩充生产效果不会很好。
    nbsp毕竟华夏也还没财大气粗到不计生产损耗的程度。
    nbsp至于用系统强开一条电化学加工的科技树……
    nbsp哪怕等到涡扇10和模锻压机两个项目全都完成,恐怕奖励的积分也不够这么挥霍。
    nbsp所以,常浩南也只好先祭出缓兵之计:
    nbsp“生产效率这块,我日后再想想办法吧,争取能尽快给两个型号提供足够的发动机……”
    nbsp(本章完)
    喜欢。

第646章 侧卫进化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