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4章 历史的硝烟,其实很少体现在血与火之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场这些人之中,只有李元礼接受过书院的系统化教育。
    他是学过经济学的。
    纸币的概念,在书院早就流传了很多年。
    上到书院的先生,下到普通的学子,都一致认为,纸笔的发行,是大势所趋。
    这种趋势,自票据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用贵金属进行交易,是对大唐经济发展严重的掣肘。
    而书院的人也全部都相信,纸笔发行是需要有一定期限的。
    贸然发行,除了会摧毁大唐固有的经济体系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说白了,大唐还不具备发行纸笔的条件。
    这是大环境造成的缺陷。
    有人说过,可以让第一批货币,走票据的路子。
    也就是,以柳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体量,来为纸币进行背书。
    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再徐徐推行。
    这种说法,在书院被沦为笑柄...
    莫说柳家,即便是朝廷亲自为纸币背书,又能起到什么效果?
    不用与全天下抗衡,只需要一座长安城,就足以轻而易举的撕碎任何人的信誉。
    柳家再大,也不可能比得上一座发展了千年的巨城。
    朝廷再强,也无法做到,规范所有百姓的交易行为。
    由此,书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史学院以历史为考评,算学院以数据做支撑,文学院引经据典,以此来论证他们的观点。
    后来,干脆形成了各个学院之间的纠纷。
    最终,还是院长亲自出面,强力弹压,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渐渐的,纸币的说法,成了书院学子们,思想上的洪水猛兽。
    如何发行是有待商榷的,但在所有人的共识之中,现在发行货币,势必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李元礼的担心和恐惧,便是由此而来。
    他很清楚,封荣手中那张看似轻飘飘的纸片子,究竟蕴藏着多大的杀伤力!
    柳白盯着李元礼看了片刻,缓缓说道:“所以,才会去江南,所以才会有督导组的存在,所以...此行必定无比凶险!”
    众人不知道他们两人在说些什么。
    却都惊异的发现,李元礼汗如雨下,抖若筛糠!
    柳白并不想跟他们解释什么。
    实话实说,柳白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解释。
    严格的讲,现在发行货币,的确太早了。
    历史的硝烟,其实很少体现在血与火之上。
    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杀人刀...
    本来就是史学出身的柳白,太清楚纸币这东西,有多么大的威力了。
    他将纸币取名为‘大唐宝钞,就是想吸取明朝的教训。
    大明开国之时,曾短暂的发行过‘大明宝钞。
    那种四四方方的纸质货币,一经出现,迅速占据了中原地区的货币市场。
    防伪手段的高级,是毋庸置疑的。
    朱元璋信心满满,一度以为他的壮举,可以扭转元末战乱,给中原大地造成的创伤。
    起初的效果,正如他想象。
    中原地区的贸易,空前繁荣。
    但没过多长时间,仅仅在大明宝钞发行的三个月之后,这把‘杀人刀的锋芒,尽显无疑!
    洪武九年制定的‘倒钞法,让本来利于贸易发展的纸币,彻底沦落为上层人物盘剥百姓的工具。
   

第1384章 历史的硝烟,其实很少体现在血与火之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