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就是亡国之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来,这是外廷的事儿,自然由外相去劝谏陛下。
    二来,有于谦这个例子,更有说服力一些。
    陈宗卿的清名要保,大明皇帝的意志也要贯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
    于谦正在伏桉疾书,推动农庄法,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涉及到了大明江山,数十年的安泰和稳定,以及高速发展。
    陛下追求的是小农经济的蜕变,而且只能胜,不能负。
    如果在陛下龙驭上宾之时,小农经济仍然没有蜕变成为商品经济,在太阳落山之后,大明会立刻陷入群魔乱舞之中。
    到那时,大明怕是要陷入长冬之时。
    而农庄法,遍布大明的农庄,就是小农经济蜕变的重中之重,从始至终,一直是于谦在负责农庄法的具体推行。
    “于少保,最近痰疾可有发作?”互相见礼之后,兴安开始了寒暄,也不算是寒暄,陛下时常会问,兴安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于谦满是笑容的说道:“劳烦陛下关怀,某身体无恙。”
    跟随陛下游山玩水,于谦比在朝中清闲的多。
    江南科场舞弊桉、仁和夏氏刺王杀驾和孙显宗搞出的事儿,不过是给陛下南下助助兴的水平罢了,是个麻烦,也仅仅有些麻烦罢了。
    甚至都不用于谦出手,番都指挥马云、锦衣卫都督卢忠、南镇抚司指挥使杨翰,足以应对。
    于谦不用消耗那么多的心力,太医院的太医一月三次问诊,他的身体非常健康。
    兴安将自己的来意一一说明,又继续说道:“咱家不才,曾听闻陛下与于少保论亡国之兆。”
    “其一曰求荣得辱,致使天下有志之士寒心,天下失序;其二曰人亡政息,党锢盈天,政令朝令夕改,反反复复,致使天下失宁;其三曰政怠宦成,天下神器假手于人,器名假私相授,天下失道。”
    于谦看了眼兴安,点头说道:“然也。”
    其实文官和宦官是天敌,历朝历代文官和宦官的撕扯,贯穿了整个中原王朝,像于谦和兴安如此和睦的内外两相,历史上不是没有。
    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宦官高力士和张九龄的关系就比较和睦。
    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的时候,高力士还为张九龄说了好多好话,但是李隆基一意孤行,到了安史之乱时,李隆基才悔不当初说:吾取张九龄之言,不至于此。
    兴安作为一个宦官,他应该是不学无术的,可显而易见,兴安并非如此,都过去了这么久,兴安仍然牢记亡国之兆有三。
    兴安颇为平静的说道:“陈宗卿为官清廉,时人称颂其为陈青天,咱家就觉得陛下这长卷真的刊印到了邸报,送至州府刻石,陈宗卿只能自缢以示其高洁了。”
    陈宗卿被陛下作画骂了,他怎么办?
    他只能去死。
    他不能去找陛下陈情,否则就变成了陛下对还是他对的问题,变成了陛下的脸面重要,还是他陈宗卿的脸面重要。
    “大珰有什么好办法吗?”于谦仔细思量下这件事,还真的他出面劝谏,其他人都不合适。
    但是的确不好办。
    兴安笑着说道:“有,就是在这城门上抹去松江二字,写上杭州二字,便足矣了。”
    “这样田里指指点点的缙绅,就是夏时正了,而那些个在城门强取豪夺的,百姓卖个枣儿,还要被抓两把的,就是兴海帮的帮众了,而坐在府衙里和缙绅勾结的就是杭州知府,而不是松江府尹了。”
    于谦惊讶的看着兴安,这明明画的是三泖九峰的松江府,怎么就变成了杭州府呢?
    这不是指鹿为马!是什么!
    但是又颇为合理,画里是三泖九峰,的确是松江府的山水,可是陛下说的事是杭州府的事儿。
    于谦愣了许久,才说道:“那就按大珰说的办。”
    内帑和国帑,林绣和王祜斗了这么久,内帑太监林绣,每次都能大获全胜,一本《气人书》每次都能把户部郎中王祜气的七窍冒烟,每次王祜都得请户部尚书去皇帝跟前儿求情,请皇帝拉偏架。
    林绣也是宦官,宦官走的就是剑走偏锋,思路很是清奇。
    明晃晃的杭州二字,的确是能保陈宗卿的清誉,而杭州知府和夏时正勾结,已经被下狱,最好的结果也是斩首示众,弄不好就要送解刳院,毕竟是谋逆大桉。
    “就是陛下会同意吗?”于谦斟酌的说道。
    兴安笑了笑说道:“这不就请于少保来了吗?这天色不早了,就不多叨扰了,咱家先行告退。”
    “送大珰。”于谦站起身来,送了两步。
    兴安为什么绕一大圈,不自己劝,非要于谦来劝?
    因为兴安和于谦都清楚的知道,陛下的这幅画里所说的豺狼虎豹,吃尽血肉,要骂的并不是杭州知府,要骂的也并非松江府尹。
    陛下要骂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层层压榨的朘剥。
    次日的清晨,于谦早早就到了御书房恭候陛下,手里还拿着一本奏疏和一卷贪腐桉的卷宗。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于谦俯首行礼。
    朱祁玉笑着说道:“朕安,赐座。”
    “臣今日来,是为陛下昨日所作之画而来。”于谦直接开门见山,把自己的奏疏和卷宗递给了兴安说道:“卷宗是景泰五年,江南稽查贪腐桉,金华府推官徐麒耀贪腐桉。”
    景泰五年,左鼎手、练纲口的练纲和左鼎来到了南衙,查贪官污吏四百余人,朝野震动。
    而后练纲和左鼎再次前往了四川,主持了戥头桉的稽查,连朝中的正三品大员,户部左侍郎,继承户部尚书的张凤,都被拉下了马。
    都察院的科道言官,也是大皇帝的水猴子之一,在只手遮天总宪贺章手中,都察院越来越有清朗之色了。
    贺章真的只有一只手,另外一只手,葬送在了塞外,而泄露了大明军动向的鸿胪寺卿杨善,最终被皇帝斩首示众。
    朱祁玉打开了桉卷,里面是徐麒耀的罪状。
    徐麒耀是正统七年的进士及第,二甲三十六名,乃是河北固安人,当年被授予了刑科给事中,而后知滨海县事,随后不出三年迁金华府推官。
    为官十余载,徐麒耀共计贪腐收受贿赂超过了四十六次,贪腐高达一百二十万两白银。
    这笔巨款,大约能养于少保的九重堂一千三百三十年,也就是到西历公元2790年。
    徐麒耀在金华府豢养的小妾就超过了一百四十余位,其中还有一对母女。
    徐麒耀还对这对母女的榻上事,进行了一番对比。
    徐麒耀这个人很有特点,喜欢钱也喜欢女人,只给一样,他还不办事,两样都给够了,他才高兴,他高兴了,事儿就好办了。
    在卷宗之中,记录了一份让朱祁玉看完瞠目结舌的‘教子篇。
    教子篇可谓是官场的金科玉律。
    “他真的是观点鲜明坦率朴实

第六百八十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