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10.“人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许鑫一脸不解的望着自己,姜??耸耸肩:
    “《山楂树》的票房爆炸之后,这圈子里的一些人就跟打鸡血了一样,大家都觉着文艺片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一个《山楂树》能弄几个亿,把所有人的眼睛都给糊住了。你说,这算不算你的“功劳”?”
    他这话自然不是质问。
    而是打趣。
    可许鑫在听到了这个理由后,下意识的以为这位《洗澡》的编剧也是其中之一,便问道:
    “他狮子大开口?”
    “那肯定没有……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你的《山楂树》起来之后,确确实实对很多文艺片的导演、编剧都跟打了一针鸡血差不多。
    但……咱们这圈子里,有时候从业者反倒是反应最慢的那一拨。反应最快的,是投资商……
    你知道《山楂树》票房三天凿了一个多亿之后,圣诞节刚过,光我知道的,听说过的所谓的投资商“峰会”举办了几次么?”
    “所谓的投资商峰会……是我想的那样么?”
    虽然他没明说自己想的是什么。
    但姜??直接就点头了:
    “没错。一群兜里有钱,想搞电影的人,接受好多导演、编剧、小公司经纪人的朝拜……”
    “……”
    许鑫瞬间无语。
    姜??笑呵呵的喷出了一口烟气:
    “就年前那一个来月,燕京城里各大会所,就跟疯了一样。投资商人挤人,编剧导演排排队,剧本就跟花姑娘一样。早上新打印的剧本拿过去,晚上拿回来时候都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
    许鑫心说二哥您可真会用比喻。
    可太特么形象了。
    不过……
    “那照理来讲,刁编剧的剧本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毕竟他也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
    “当时来讲……确实如此。”
    姜??虽然承认,但话里却透露着一股子无奈:
    “但是吧……要我说,他这就是命。”
    “啥意思?”
    “年底呗。”
    对着许鑫无奈耸肩。
    许鑫恍然大悟……
    “噢~”
    可不。
    过了元旦之后,虽然还有一个月才过年,但确确实实在一些人的概念里是“年底”了。
    年底,公司的事情多。
    别的不提,就连西影厂的三部电影,年前就制定好了方案,但宣布消息不也是今年开春么。
    而见他懂了,姜??才继续说道:
    “当时有好几个投资人都挺感兴趣的,甚至光我知道的,有几个好悬就要谈成了。不过这事儿也不怪人家,他要2000万的制作费用,高,肯定不高。
    当时所有人都被你的成绩给冲昏头脑了,别说两千万,只要剧本没问题,三千万四千万也能做。可偏偏,他这个剧本打算自己导演……说起来,07年他也入围了戛纳,你有印象没?”
    许鑫一愣。
    接着便摇头:
    “当时我自己都没来。杨蜜替我来的,我对那届戛纳没什么印象。”
    “07年,他的《夜车》也入围了一种单元。但国内没上映……他其实要是有上映的电影,然后看下票房和投资比例,那都好说。但问题是他编剧资历是够,导演资历是真不行。他想导,投资商也不信任他。
    本来嘛,这就是谈判,大不了缩减点预算,多走走人情,把导演的位置咋说也能拿下来。但恰巧这时候是年底,就约着开年在谈。结果……”
    说到这,忽然,姜??脸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看着许鑫来了句:
    “现在想想,是不是他和你们天生八字不合啊?”
    “……?”
    许鑫哭笑不得:
    “二哥,您这一口接一口的锅往我头上扣,我担当不起啊。”
    “我这还真不是扣锅,我问你,梁冰凝加入西影厂,你出了力的,对吧?”
    “……嗯。”
    这事没啥好瞒的,基本上娱乐圈里路人皆知。
    不过……这和梁冰凝有啥关系?
    很快,姜??解答了他的疑惑:
    “开年,梁冰凝一部《观音山》……本来你的《山楂树》珠玉在前,大家估摸着《观音山》、《钢的琴》可是拿了一个影帝一个影后来的,就算不如你,肯定也不会太差对吧?结果……”
    “您这话我可不同意了啊。”
    许鑫翻了个白眼:
    “《观音山》总成本也就三千左右,最后收尾是七千多快八千万的票房,哪怕不算大卖,至少也赚钱了。”
    姜??也不反驳,只是反问道:
    “那你觉着一年能出几部《观音山》?《钢的琴》呢?一年又能有几部?”
    “……”
    这下,许鑫不吭声了。
    是啊。
    都别提《山楂树》,这圈子里一年能有几部《观音山》?
    接着,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姜??会主动“碰瓷”自己这边后,许鑫无语的问道:
    “所以……这一盆冷水浇下来呗?”
    姜??应了一声:
    “没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树倒猢狲散……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托你们这三部电影的福,大家也看到了文艺片市场确确实实有起色。
    但问题是……
    这种起色,比起正常的类型片,风险还是太大了一些,明白这意思么?除非,这部戏要么是名导作品,要么是名角出演,否则,现阶段大家对市场前景的预估仍然不乐观。
    风险不可控因素过多。
    所以,现在的文艺片市场,抛开刚才我说这俩元素外,仍然还在小成本区间来转圈。老刁呢,上来就是两千万,这预算都够拍一部类型片了。
    然后呢,他也不是什么名导……演员呢,要是有票房吸引力的人提前找到那还好说,可问题是他现在也找不着。又偏要坚持自己导演……你说吧,这有没有个好?”
    “……”
    听到这话,许鑫忽然有点同情起来这人了。
    确实……
    从二哥的话里听起来……
    他有点惨啊。
    从《山楂树》开始,自己身边的人就像是给他画了一个好大的饼。
    然后呢……
    一次又一次的把他给逗了……
    这么说,还真是自己的“锅”?
    想了想,他问道:
    “这剧本二哥您看过么?”
    “没。不过,老刁准备这个剧本好多年了,少说得有五六年。头两年他还带着去过鹿特丹,看过剧本的人都说不错。但……没办法。对名导来讲,两千万不算什么。可对没什么名气的导演而言,两千万已经可以拍类型片了,谁舍得砸两千万给你拍文艺片?当自己是王佳卫呢?去年好容易你带起来了个好时候。结果……”
    “……”
    不知道为啥,这位刁编剧的“惨状”让许鑫挺想乐的。
    但乐出来肯定不合适。
    而俩人聊天的功夫,一根烟也抽完了。
    想了想,许鑫来了句:
    “二哥,要不……你让他把剧本送到厂里去试试?”
    “……?”
    姜??一愣。
    下意识的看向了许鑫的脸。
    一脸的惊讶。
    “少爷,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用了一个很古怪的称呼,他看着许鑫说道:
    “虽然我挺讨厌所谓的派系、圈子这一说……但老刁可是正儿八经的京圈里的人。他虽然在京圈地位不高,但……”
    “那他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
    许鑫的反问打断了他。
    姜??又一愣。
    “二哥,我说过,我们的目标是很多很多的好电影。在这一点上,用圈子来划分阵营,其实真没啥必要。再说了,他要是真觉得西北圈不行,那我沪圈还有个公司呢,让沪圈来投不就得了。这人……跟我也挺有缘分的。哈~”
    许鑫一声轻笑。
    “您说对吧?更何况,昨天我也和您说过掏心窝子的话了。我们和京圈是利益之争不假,但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您自己不也承认么,对不对……
    再说,按照您的说法,他这“倒霉”几乎都是受我、冰冰姐的影响。他要是真发愁,那就当我还他人情了呗。他过来,然后自己把消息放出去。京圈要是觉得他有价值,那肯定得有人来接手这件事。我就当还他个人情就得了。”
    “……”
    许鑫的一番话让姜??彻底的发不出声了。
    他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眼前这个“小孩”说的话……让他有种一把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的感觉。
    这特么要是放到古代,他不得是一代巨侠?
    谁听到他的名字,不得心甘情愿的竖起一个大拇哥,夸一声“真汉子”!?
    这话……
    太特么敞亮了啊!
    “你……真这么想的?不生气?”
    “对啊。”
    许鑫点点头:
    “文艺片……不是我们自夸,论起来接受性,十个京圈也抵不过我们。他要是真有难处,您不如劝他把眼光放远一些看看。要是大家有缘分合作,那就合作呗。前提是剧本得好,导演思路也的明确。但如果没缘分,别的不提,冲着二哥您的面子,我也愿意成人之美,顺您的水,推一把他的舟。”
    “……”
    在姜??那震惊的小眼睛之下,许鑫再次把这事定了性:
    “您要是信我,就和他实话实说吧。当然了,不是说我们一定投资。把剧本拿来,等我回国审一审,看一看,聊一聊。觉得没啥问题,就可以给他个答案了。要是剧本不行,那另一说。可要是行,确定能投资……那他到时候想怎么来,我们也不会管。这样行不行?”
    “……”
    姜??是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此时此刻,他脑海里就剩下了两个字:
    “人物。”
    这人办事……
    真他妈的人物!
    ……
    姜??并没有过多犹豫。
    很快就给刁义男发了一条消息。
    里面有许鑫的电话,以及他亲口承诺的内容。
    是当着许鑫的面发的,发完还让许鑫看了下内容,有问题或者歧义的地方好修改。
    似乎生怕让刁义男觉得许鑫是在玩“釜底抽薪”那一套。
    但实际上没必要。
    许鑫压根就没在意这种事情。
    厂里对于所有剧本,其实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卡线预算。
    选出剧本,然后预估投入成本,提前制定合理的预算。
    这方面,导演话语权并不大。
    而乍一看这样做和京圈那边差不多,但区别就在于,厂里是剧本说话,而不是让导演开口。
    在导演上报预算之前,他们就已经审查完了。
    所以,刁义男的这个剧本在京圈那边或许被认为是两千万成本,但一没有李玉,二没有梁冰凝的文艺片。
    可在厂里这边,却压根不分什么文艺不文艺的。
    剧本没问题,导演思路没问题,那就可以投。
    所以,这件小事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当晚,他和罗顺军见了很多片商。
    不过说老实话,决定引进院线的人并不多。
    这些天虽然《33天》无论是刊分还是评价都不错,但这些眼光毒辣的片商都看得出来……《33天》这种剧情片不太容易能引起自己国家人的共鸣。
    院线不见得有什么好收益。
    但光碟就不同了。
    这种影片除了天朝人自己,外国人不太值得去电影院专门来看。但凭借优良的故事水平,买DVD回家却是很不错。
    许鑫其实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一开始对院线方也没报什么过多的希望。
    而这天晚上的宴会上,他和罗顺军接洽了很多购买音像制品版权的片方。
    衡量的标准也很简单。
    价高者得。
    至于最后能赚多少钱,暂时还是个未知数。
    《武侠》那边也是如此。

710.“人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