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棣之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唇亡齿寒的道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熙二年,七月十三日。
    nbsp日落之后。
    nbsp漠西。
    nbsp和林城。
    nbsp顺宁王府。
    nbsp“大王,小使刚才所言,便是太师的意思。”
    nbsp一位满脸大胡子的鞑靼使者,躬身向顺宁王脱欢行礼道。
    nbsp使者口中的“太师”正是鞑靼部如今的实际掌舵人阿鲁台。
    nbsp阿鲁台探知大明乾熙皇帝要亲征瓦剌、讨伐脱欢之后,便立即派出使者替他向脱欢递话。
    nbsp他认为瓦剌与鞑靼皆为蒙古,双方虽有仇怨,可如今大明势大,乾熙皇帝显然是要一战灭掉脱欢。
    nbsp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决定派兵援驰脱欢,助脱欢打退明军,否则乾熙皇帝灭掉脱欢之后,绝不会放过他阿鲁台。
    nbsp如果脱欢同意,那么他将会调动一切所能调动的精锐,亲自统兵前来援助脱欢。
    nbsp当然,为了确保获得最终的胜利,他阿鲁台不会拿手下的精锐去硬抗明军的火炮。
    nbsp因此,他会先埋伏起来,并悄悄绕到明军后方,待明军与脱欢部正式开战,且在明军火炮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会亲率精锐从明军后方杀出,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nbsp“请转告太师,就说此次若能击退明军,小王愿意去掉王号,重新归顺太师。”
    nbsp脱欢收起了高傲的姿态,俯身扶起使者,郑重道。
    nbsp“大王放心,小使必定将您的话一字不差的转告太师。”
    nbsp使者低头恭声道。
    nbsp“海西答,你亲率三十骑,护送使者出城,三日后必须把使者送到怯绿连河畔。”
    nbsp脱欢对他的绝对心腹兼亲兵队将海西答吩咐道。
    nbsp他口中的怯绿连河,就是大明称呼的胪朐河,即朱棣更名后的饮马河,也即是后世的克鲁伦河。
    nbsp克鲁伦河流域是蒙古草原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包括匈奴、鲜卑和蒙古等族。
    nbsp成吉思汗早期活动的地域基本上在克鲁伦河两岸,称汗在克鲁伦河,传说中的埋葬地之一也在克鲁伦河。
    nbsp如今的蒙古太师阿鲁台就居住在饮马河。
    nbsp“是。”
    nbsp海西答领命道。
    nbsp“父亲,既然明军火器犀利,又有车载大炮,我们为何非要坚守和林城?”
    nbsp也先见海西答领着使者退出了书房,此刻房间内仅剩下脱欢与他父子二人,于是忍不住把心中疑惑说了出来。
    nbsp“不错,守城并非我们所长。”
    nbsp脱欢用眼神示意也先坐下,然后不答反问道:“你的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在心中憋了好一阵子?”
    nbsp“父亲说的对,自从得知大明皇帝要率兵讨伐我们之后,孩儿就一直在想如何打败明军。”
    nbsp也先认真的说道:“孩儿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扬长避短,既然打不过明军,但可以发挥我们本身的优势,举部西迁,暂避明军锋芒,以图东山再起。”
    nbsp脱欢闻言,不禁苦笑了一声。
    nbsp“父亲何故发笑?”
    nbsp也先疑惑道。
    nbsp脱欢道:“若如你所言,举部西迁,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这漠西我们还能夺回来么?”
    nbsp“父亲应该听过南人(明人)说过的一句俗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那些牧民就是我们的青山,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
    nbsp也先憧憬着辉煌的未来,胸有成竹道:“不需要二十年,只要十五年,孩儿相

第三百三十三章 唇亡齿寒的道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