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棣之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靖江王与吴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往海外建国的风险并不小,一是靖江王侄当时还年幼,二是吴王叔的身份较为特殊,若两者前往海外时发生意外,舆论会对爷爷不利。”
    nbsp朱瞻堂思索片刻之后,说出了他的观点。
    nbsp朱棣高深莫测的笑了一声,意味深长的望着朱瞻堂问道:“堂儿,这个问题你以前考虑过么?”
    nbsp“孙儿不敢隐瞒,之前我曾问过爹,问他为何不奏请爷爷您把靖江王侄与吴王叔也改封到海外去。”
    nbsp朱瞻堂略作犹豫,最终还是直言相告道:“爹当时告诉我,无论是靖江王侄还是吴王叔在改封就藩途中发生了意外,必然会有居心不良之辈造谣是爷爷您指使人所为。”
    nbsp“你怎么看待此事?”
    nbsp朱棣面无表情的问道。
    nbsp朱瞻堂肃容道:“吴王叔的身份过于特殊,对爷爷您来说,就像当年佐敬太爷爷(朱文正)对太祖皇帝一样。”
    nbsp朱棣尴尬一笑,伸手拿起一块干柴,丢入了暖炉之中。
    nbsp尽管孔雀半岛的气候与大明两广地区接近,可不知怎得今年的正月异常寒冷。
    nbsp当年朱文正被朱元璋软禁,最后郁郁而终,以至于传出了许多流言。
    nbsp假如吴王朱允熞出了意外而死,指不定会冒出更难听的传言,说朱棣容不下朱标的儿子,担心朱标的儿子将来夺位云云。
    nbsp实际上,朱棣之所以没有改封吴王朱允熞、靖江王朱佐敬去海外建国,除了朱瞻堂说的几点缘由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朱元璋当年下令“改封诸藩于中国之外建立宗周之国”的这个“诸藩”,包不包括靖江藩。
    nbsp如果包括靖江藩,那么自然也就包括吴藩,反之亦然。
    nbsp洪武九年年底,初代靖江王朱守谦怀抱着其祖父南昌王的神主牌位踏上了就藩广西桂林之路。
    nbsp当时朱元璋明确规定:“靖江王,每年米二万石,钞万贯,余物半亲王”。
    nbsp这种待遇低于亲王,但却高于彼时的所有郡王。
    nbsp朱元璋给侄孙朱守谦的册宝也是与亲王类似的金册金印,此举也彰显出了靖江王与其他郡王的不同。
    nbsp此外,大明的郡王并没有庄田与护卫,皆依靠亲王而存,可靖江王府却有田庄、王城、护卫、长史!
    nbsp甚至包括靖江王府的大门形制,朱元璋也特许其使用亲王规制。
    nbsp可惜朱守谦就藩之后,在广西搞得民怨沸腾。
    nbsp朱元璋于是在洪武十三年召朱守谦回京师戒谕之。
    nbsp可朱守谦不知悔改,反而作诗讥刺,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
    nbsp朱元璋怒而废其为庶人,打发他回凤阳老家反省,希望他改过自新。
    nbsp七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以为朱守谦经历了这么多的艰苦磨难,必定改过自新,便复其爵,徙镇云南。
    nbsp思路客
    nbsp然而这位初代靖江王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他到了云南后很快又搞出了一个“军民怨咨”的局面,朱元璋只得又将其召回,仍安置凤阳。
    nbsp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朱守谦横咨如故,在凤阳强取牧马,暴扰一乡。
    nbsp朱元璋大怒之下,召朱守谦至京师,笞而禁锢之。
    nbsp就这样,朱守谦在洪武二十五年正月郁郁而终,无谥。
    nbsp后来,朱元璋册封朱守谦的嫡长子朱赞仪为靖江王世子,并着手修治靖江王府,恢复广西护卫的同时,于洪武二十七年做了一个决定:“靖江王府比正枝郡

第二百九十一章 靖江王与吴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