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既如此,当成全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番朝会的激烈讨论着。
    目前以诸葛亮,法正,刘巴等核心智囊团等大臣,近日来都看到了卓绝的军旅表现。
    故而,听闻都督霍峻病逝于军间的消息过后。
    稍作思索,众人就一齐附和着军师将军诸葛亮的提议。
    但凡事都是有两面性!
    有附议自然就有持反对意见的。
    以吴懿为首的蜀中土著等大臣们,则是以赵统年纪尚幼为由,出言予以反驳着。
    只不过。
    他们这帮子团体却并非是为国分忧。
    赵统乃赵云长子,他们只是不愿跟随刘备的元从一系连二代都能牢牢执掌军中。
    由于刘备平定益州以后。
    除却董和,黄权等土著寥寥数人以外,对于本土豪族基本是持压制的方针。
    忍耐许久,如今终于寻到一个能够安插本地势力团体的人进去,定然是不愿意轻易放弃。
    他们要据理力争,反对赵统的承继。
    也正是如此。
    不受重用的益州派大臣纷纷拱手高声道。
    至于另一侧的赵云拱手反对,纯粹就是出于公心的考量了。
    他对于自己儿子这三余载来于军旅中所展露出的种种战绩,内心深处是止不尽的欣喜。
    亦无有丝毫怀疑其子的才能。
    只是,唯一担忧的如此轻易将二郡交托于他手中,会令其身心间所背负的压力倍增。
    毕竟,赵统年纪尚轻,在羌氐各部族以及北部就是曹氏那强劲的兵锋时刻都虎视眈眈的情势下。
    赵云当真是担忧其无法独当一面!
    另一面。
    亦心忧着其子年纪轻轻就坐镇一方,难免遭受朝中某些大臣嫉恨。
    特别是方才的蜀中本土众人群起反对,他心下不祥的念头愈发浓浓的升起。
    他反对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眼见着不太受重视的蜀中本土士人,现在不顾全大局,只为自家私利而出言反对,从侧于一旁坐定的诸葛亮面色上不显神色。
    眼神里微变,不自觉的生出了数分厉色。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他亦并未表露出来。
    稍是做了一番沉思,诸葛亮心知此时朝堂上反对之人不少,即便主上想要即刻就宣布令振威将军赵统总督二郡之防务,亦并不现实。
    随即,他浮着俊郎的面容,捻了捻下颚的青须,遂挥扇轻轻说着:“大王,依臣之见,霍仲邈驻军二郡已有将近两载的岁月。”
    “而阿统又是直属于他统领。”
    “臣想,以霍仲邈的军略之能,他本人势必对如今二郡周边各方面的态势都了如指掌。”
    “他临逝前,应该会有些许看法。”
    “臣以为,承继主将之人选,可暂时搁置一段时日。”
    一语落的。
    诸葛亮言语之间虽未明言,可君臣二人相知已久,刘备自是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霍峻对于武都、阴平四周的形势十分熟悉。
    他临薨前,应该会留有遗书,交接一番后续的事宜。
    虽然信使如今尚未拿出来,可必定不是没有。
    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
    汉中王刘备亦未有丝毫的迟疑,立即就以自己已乏,须下去后好好思索一番构思接替二郡都督之责的人选。
    宣布散朝后。
    众大臣方才各自起身,相继散去。
    唯有军师将军诸葛亮,法正,黄权等心腹步履蹒跚,行至最后。
    果不其然。
    刘备散去了不久,就有御前侍卫腰悬佩刀压低脚步,悄然行来,轻声拱手道,“军师,小人奉王上之命,特意前来邀请您等前往后殿一绪。”
    此言一出,数人各自相视一笑。
    众人都是聪慧之人。
    既是王上秘密召见,那显然是还有些许的情况不方便于大庭广众的场合下吐落。
    他们听命过后,悄然奔往后殿行去。
    此时的殿内。
    汉中王刘备居于上首查阅着奏报,等待着。
    数人于御前侍卫的引领下奔了进来。
    亦是迅速拱手行礼道,“臣等参见大王!”
    “平身!”
    话音方一落,刘备微微抬首,遂是回应着。
    随即,作为主心骨的诸葛亮面上浮现轻笑之色,挥着鹅毛羽扇,平静的相问着,“大王方才差遣侍卫秘密召见臣等奔临后殿。”
    “不知可否还是针对霍仲邈病逝一事乎?”
    一言方出,刘备瞧着诸葛亮颇为懂他心里,面目间流露着一分笑意,随即说着,“孔明不愧为孤的股肱之臣!”
    “孤确是还有些许事方才不便吐出,特意欲私下与军师,孝直你等商议。”
    “哦?那不知大王还在为何事烦心乎?”
    “还请道来,让臣等为大王您分忧!”
&n

第四百二十一章 既如此,当成全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