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桑镜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又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文心阁小说]https://m.wxgxs6.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推行《扶桑殖产兴业建白》,如今小栗忠顺的境地,亦然是骑虎难下了。
    其中的过程是这样的:
    这次直秀登门,是文久三年(1863年)十月二十五日,而文久二年十二月,当时小栗刚出使欧罗巴归来,同为旗本三杰的岩濑忠震、水野忠?跃驼疑厦爬础
    见面之后,这两位也拿出了一份《扶桑殖产兴业建白》。
    当时小栗一翻之下就惊了:
    这份建白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而且和自己带回来的版本一比,其中颇有相通之处。
    这凭啥啊?
    你们两个憨批,一个得罪了大老井伊被革职,一个抱错了粗腿和久世、安藤一起失势,一直赋闲在家,居然闭门造车能搞出这样的辉煌巨作,这不科学!
    结果小栗一问之下,他这才搞清楚:
    原来这份建白,乃箱馆奉行堀利熙带人写的,目前还未正式呈交幕府,只是先私下送给岩濑研究。
    要知道,岩濑忠震可是堀利熙的表兄弟,因此他对此能不积极嘛,这次听过小栗使欧回来,他就屁颠屁颠地跑来请教,您看我表弟他写的靠谱不?
    其实不用岩濑亲自来,只要把建白送过来,那小栗就得仔细研究啊。
    为啥呢?
    当然是因为堀利熙有个好爹了,这得罪不起啊。
    堀利熙的老爹是留守居堀利坚,在文政(18181830年)初年就是西丸书院番头,之后历任要职,是从大目付任上转的留守居,堪称德川家实力派中的实力派。
    而且呢,小栗家和堀家是通家之好,忠顺的老爹忠高,他这些年和堀利坚走动频繁,而小栗自己,也因为好友直秀的关系,对堀家很是亲近——朋友的朋友,那也是朋友嘛。
    再说了,小栗为人峻峭(情商不高),可他只是高傲,不是嫉贤妒能,因此既然这份新的建白看起来不错,那当然要好好研究一下了。
    可这不是坑爹么,一份辉煌巨作就够人呛了,两份,得研究到啥年月去啊。
    缺人手?
    这有何难啊。
    听说小栗手里也有一份《扶桑殖产兴业建白》,当今幕府政事总裁庆永的谋主,桥本纲纪,就屁颠屁颠自己上门了。
    去年十月,受幕府之命,桥本筹建西洋式大学。
    如今大学已经开张了,他手里的教授、讲习、学生,那多的是,因此他建议将两份建白放在大学研究。
    小栗知道,革新不是那么好搞的:
    革新革新,革除弊病、吐故纳新,这哪有不得罪人的,因此不用说,那阻力必须很大啊。既然桥本愿意接手,那就是分担压力,再好不过了。
    而且呢,这次革新动作很大,小栗自己也怕建白不周全,这万一搞砸了,如果弄个不上不下,甚至大败亏输,那他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了么。
    因此,桥本一说,小栗就同意了:
    “没问题,大家一起搞好了。”
    可让小栗忠高、忠顺父子心惊肉跳的是,后面的场面越来越大,到了今年十月,这场面亦然大的不得了:
    桥本筹建的西洋式大学,其名称为“文久大学”,按年号取的,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校舍嘛,则是绳武馆旧址。
    原来,江川坦庵先生过世后,年长的儿子英敏,他跟着直秀在北地建功立业;而留下的儿子英武,因为年幼管不了事,因此,当年赫赫有名的绳武馆,如今亦然有些破败了。
    其实,说破败也不对,这学生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个嘛,幕府官学有蕃书调所,自从安政五年(1858年)扩招以后,吸收了不少学生;
    二一个,万延元年(1860年),箱馆洋学所成立,这又多了一个分流的;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扶桑近年来兰学私塾大增,现在坦庵先生不在了,这绳武馆的吸引力就有些显不出优势来。
    反正不管怎样,韭山江川家是把绳武馆献出来了——在直秀原本的世界,江川家是把绳武馆给了福?g谕吉,福?g在此创办了庆应大学的前身“英学塾”。
    既然《扶桑殖产兴业建白》在文久大学完善,那江川家顺势插一脚也就难免了:
    韭山江川家现在的治政,英武的姐夫石川成章,他就堂而皇之地加入了。
    好么,这桥本纲纪,是政事总裁庆永的心腹,而石川呢,则是老中久世广周的谋主,在两人的有意宣扬之下,参与此事的人越来越多。
    旗本方面,名单包括:
    作为军势大佬的留守居,堀利坚、井户弘道两人都派人参与完善;
    监视诸侯、百官的大目付,其中也有四人表示了关注,他们是伊泽政义、大久保忠宽、驹井朝温和冈部长常;
    比留守居、大目付低一级的江户町奉行、勘定奉行、外国奉行、御目付等,也有大批人对此颇感兴趣。
    至于役职、番职更低的,那更是一抓一大把。
    旗本这样,于是谱代大名也坐不住了:
    政事总裁庆永那不用说,主持此事的桥本,就能代表他的态度;
    老中久世的谋主,石川成章参与的也早;
    剩下的几个老中,包括今年六月横空出世的老中首座酒井忠绩,也陆续开始对此事深表关注。
    至于之下的各地谱代大名,那上杆子打探消息的,可以说是不要太多。
    至于外样诸侯,是萨摩、土佐带头,然后仙台、筑前、佐贺等跟上,还有一大堆小藩探头探脑——只有长州最倒霉,六月三国炮击下关之后,毛利家成了落水狗,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因此退出了建白的完善。
    搞咩乜?!
    对此小栗父子是崩溃的。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革新这还没开始呢,筹备阶段就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了,声势如此这大,这不是闹嘛!
    对此,忠高私下里埋怨儿子忠顺:
    “做事不细密,

第三十七章 又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